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阿米巴經營會計:每日結算,每日改進,掌握企業經營真諦







1
掌握經營真實狀況

經營會計是現代經營的中樞,與為了將企業的業績以及財務狀況正確地報告給外界的財務會計性質不同,經營會計是以支持企業提高效益而創立的系統經營量化工具。正確地把握企業活動的真實情況,對於經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會計資料不能夠簡單、真實地傳達現在的經營狀態,對於經營者就沒有多少幫助。

會計是經營的羅盤,會計處理須有益於經營,事業部(SBU)分權體制與會計決算制度表裡一體,是松下電器經久不衰的經營秘訣,如果會計處理紊亂,即會招來經營的紊亂。

—— 松下幸之助

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出差,我都第一時間看每個部門的《經營會計報表》。透過銷售額和費用的內容,就可以像看故事一樣明白那個部門的實際經營狀態,經營上的問題也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

—— 稻盛和夫
2
讓數據成為“經營的指南針”

為了能夠讓“不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經營者也能夠很容易理解報表中數字的意義,由此掌握經營的實際狀況和問題。那麼,就必須改造會計資料,使其成為簡單、易懂、易用的經營工具。

要實現全員參與經營,則必須建立讓所有員工都能一目了然掌握“經營真實狀況”的會計報表。讓員工不需要專業財務知識,通過簡單的《經營會計報表》,就能把經營的實際情況看清、看透、看系統,直接促進經營提升。

企業應及早建立一目了然、反映經營情況而且能夠徹底貫徹經營者意志的會計系統,並依托這樣的系統展開經營,實現企業的健全成長。如果把經營比喻為操縱飛機,會計資料就相當於駕駛艙飛行儀表中的數字。儀表必須把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飛機高度、速度、姿勢、方向等全部正確及時地告訴經營者——機長。


3
經營會計(BACS)體係作用十分廣泛

① 系統化實施企業“自我診斷”:
應對現有市場戰略的展開,按照合理化和高效化的目的對現有的經營組織體制進行調整,達成“策略”和“體制”的匹配,避免“組織體制薄弱”或“機構設置臃腫”。
【建構合目的、合理、高效的系統經營組織體制】


② 引進“經營會計製度”:
建立事業部SBU、部門、產品、工序等類別的“獨立核算”和“量化分權”制度,經營管理者們根據各自的立場,通過會計數據及時地把握經營活動的實際狀態,自主地進行經營決策的製度。
【經營會計體係是全員統一思維方式和經營語言的工具】



③ 獨立核算制度:
以經營組織中的一個活動組織者作為核算單位,對其損益(P/L)、資產負載(B/S)和現金流(C/F)在事前計劃、實施過程中及時把握,並通過事後決算,並對其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價的製度。
【明確責、權、利、人才能力,為員工創造實現自我、貢獻企業的活動舞台】



④ 實現“量化分權”,釋放人才潛能:
把企業經營TOP-Leader(最高責任者)所持有經營權的一部分,制度性地委讓給部下(下級組織責任者),規避授權風險的同時實現“培養人才”。同時,令經營者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真正授權和分責,充分發揮員工個性和能力,以實現自我】


⑤ 統計和監查制度:
是統一數據歸集的提供責任、歸集的程序和方法。
【確保數據的真實、確切、時效及責任性】


⑥ 量化策定經營計劃:
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業態、規模及發展階段的不同,進行年度經營計劃的策定及指導,以中期經營計劃為前提,通過量化的計劃和方法,策定本部門的年度利益計劃、經營計劃並實施。
【達成“企業經營計劃”的整體認同,統一全員目標】



⑦ 組織業績管理導入及運用指導:
以年度•月度計劃為基礎,對各SBU、各部門的業績進行量化管理,通過開展經營差異分析和考察,制定實施正確的經營對策,實現T/S-IPDCA經營改善循環,確保實現年度經營計劃和利潤目標。
【及時把握問題,明確對策,快速改善,達成目標】

⑧ 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經營,打造充滿活力的“高收益組織”:
通過業績評價制度、績效考核的導入及其運用的指導。對各SBU、各部門的組織經營實態進行客觀評價,對組織能力及人才能力實現客觀評價,實現組織、個人能力的循環改善。通過業績評價的結果,實現員工的獎懲、晉升、福利等相應的組織、人事制度的銜接。
【客觀評價組織及個人能力、實現人才培育及人才運用規劃,兌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