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人類有史以來,為了淨化、純化、深化靈魂、真我,吃盡了各種各樣的苦頭。
很多經營者終日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睡眠時間都少得可憐。這樣的經營者就不能淨化、純化靈魂,不能開悟,不能獲得救贖嗎?
當然不是。
稻盛和夫先生說:在經營現場通過實踐「六項精進」,工作繁忙的經營者們也能獲得救贖。
我們企業經營者來到這個世上,或者子承父業,或者自己創辦公司,經營事業。在自己一個人謀生尚且不易的時代,各位企業家要雇用員工,要保證員工家族在內的人都有飯吃。要養活包括員工家族在內的這麼多人,絕不是稀鬆平常的事。我經常說,這本身就是利他的行為。
所以,哪怕是中小企業,它的經營者都很了不起,正因為了不起,就應該磨煉靈魂,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大家應更加努力地學習,成為具備優秀思想的人格高尚的人。讓自己的靈魂更加純潔,就能促使社會變得更加光明、更加美好。
但是,很多人終日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從容冥想,有的人甚至忙得連睡眠時間都少得可憐。那麼,這樣的經營者就不能淨化、純化靈魂,不能開悟,不能獲得救贖嗎?
下面要講的就是,在經營現場通過實踐「六項精進」,工作繁忙的經營者們也能獲得救贖。
六項精進之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拼命工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是佛教中講的「精進」。精進是佛教用語,意思是勤奮,要熱衷於修行。我們在現世一心不亂地拼命工作,這種行為同宗教家的修行、修煉完全可以相提並論。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僅是為了提高企業利潤而做出努力,而且同宗教家的修行、修煉一樣,也是淨化靈魂的精進。
六項精進之二:要謙虛,不要驕傲
「要謙虛,不要驕傲」也是我經常給大家講的一句話。我們人都一樣,總是常常忘記謙虛。
中國的典籍中有「惟謙受福」這句話,絕不是說傲慢不遜的人或手段強硬的人能夠獲得成功。乍看起來,那些不惜將別人踩在腳下,耀武揚威的經營者好像能成大事,但實際上真正能夠建功立業的人不是這樣的。胸中有燃燒般的熱情,具備鬥魂,充滿鬥爭心,同時又謙虛謹慎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中國的相學裡有這樣的描述:將來渴望出身立世、大有作為的年輕人,謙遜的品德在他們的內心閃爍著光芒。謙而不驕就是這麼重要。「要謙虛,不要驕傲」在人的成長上,在成就偉業上,在淨化靈魂上意義重大。
六項精進之三:要每天反省
我們在每天的經營中實行利他,或者努力想要利他。但在實行利他行為之前,我們必須通過反省自己的利己,來消除利己的念頭。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好,這種邪念、這種利己的思想必須通過反省來拂拭、消除。
在禪宗的經典裡,白隱禪師這位高僧寫的《坐禪和讚》中有「念佛及懺悔」這句話。它的意思是,淨化靈魂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其中的「懺悔」就是「反省」。
我希望大家務必在每一天,回顧那天發生的事情,實踐「要每天反省」這一條。
六項精進之四:活著就要感謝
自己感覺到活著的幸福,「活著就要感謝」非常重要。
如果缺乏能夠感覺到幸福的那顆心,想要感謝也做不到。而感受到幸福又需要什麼呢?那就是「知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感覺到不足,因此就會牢騷不斷。
所以,要讓「知足」的念頭佔據頭腦,就是說如果認為「有這麼多已經非常滿意了,已經足夠了」,就能感受到幸福。人只要感覺到幸福就一定會生出感謝之心。
對於自己身邊即使很小的事情,都可以表示感謝,感謝的對像很多。知足心產生的幸福感以及幸福感帶來的感謝之情,對於淨化靈魂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六項精進之五:積善行,思利他
今天我講的為社會、為世人盡力,也就是「積善行,思利他」,對於淨化靈魂也非常重要。
中國典故里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說法。給別人以關懷體諒,為他人盡力,好報一定會返回到自己身上。積善行,思利他就是救助自己。
這是上述各條中最重要的一條。
六項精進之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也很重要。
「感性的煩惱」是什麼呢?我們人具備肉體,驅動肉體的是心。所以「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就是伴隨肉體的本能而來的煩惱以及伴隨大腦的感覺、感情而來的煩惱,這一切的煩惱都要拋棄。
當然,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頭等重要的,必須拼命努力。但是,不要因為這樣的挫折就想不開,在精神上折磨自己。
除了企業經營之外,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也是十有八九,遭遇災難了,患上重病了,都有可能。還有人生來就身體殘疾,他們的人生更加艱難。在我們看來,這種人十分不幸。但是,這樣的人往往擁有遠比我們美好的心靈。其中有人非常開朗,甚至反過來給予我們希望和勇氣。
人生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壞事,不必讓這種壞事來傷害自己,以致釀成心病,更不能鑽牛角尖、鬱鬱寡歡,最後導致自殺。這類煩惱的方式絕不可取。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大多數人初出茅廬,只能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無論如何,你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並從中找到快樂。
在今天的年輕人中,有許多人熱衷於股票買賣,憧憬於“輕輕鬆鬆發大財”。很多人創辦風險企業,其目的也只是想通過上市一攫千金,然後年紀輕輕就脫離工作、享受生活。
有的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勞動”看作為無能,他們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報以冷笑和鄙視。
但請問自己一句: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通過艱苦的工作可以磨煉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養性,這樣的道德說教,同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們都曾不屑一顧。
但是當我們真的讀懂這六項精進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會發生,如果還沒有,你真的需要花一點時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