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打造的「空巴」模式,是將工作中的會議搬進酒話會,讓人們在好酒締造的氛圍下,放鬆地對一個工作話題進行真誠的交流、討論,從而達到提高企業凝聚力,解開成員心結,促進企業經營發展的效果。空巴,可以說是令京瓷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環。
稻盛先生認為,如果想靠空巴真正提升企業凝聚力,最大程度達到支持經營的目的,那麼,就必須設置一些鐵律——讓大家在喝酒也要遵守鐵律的同時,將企業所秉持的理念、團隊合作的熱情根植於眾人心中。
稻盛和夫的「空巴」有一條鐵律——不允許自斟自飲。
因為他認為,搶在別人前面,把自己的杯子倒滿酒,這是利己的表現。
要留意周圍人面前的杯子,杯中的酒一旦少了,馬上給別人斟滿。這樣為別人斟酒,自己的杯子也不可能是空的。
當然,不僅限於斟酒,對待宴席上的其它美食,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可獨自享用,要照顧到在座的其他人。
這就如稻盛先生經常講述的,一個佛教中廣為流傳的「地獄的麵條與天堂的麵條」的故事:
天堂和地獄中,都有一個巨大的鐵鍋,其中熱水沸騰,煮著麵條。旁邊放著長達1米的筷子。地獄中的人用長長的筷子搶先夾著麵條往嘴裡送,可是筷子太長,放不進嘴裡,弄得滾燙的水四處飛濺,燙得遍體鱗傷。而另一邊,天堂的人夾起麵條,稍稍晾涼,說著「請您先用」,送進對面的人的嘴裡。「哎呀,真好吃,接下來您請。」對面的人一邊說著,一邊用長長的筷子把麵條送進對面人的嘴裡。這個故事很好地體現了稻盛和夫在經營企業時所秉持的理念,即擁有「利他之心」,不要只考慮自己,替別人著想的同時也是造福自身。
京瓷在新員工培訓後舉辦的迎新空巴,就是利他心理念的良好體現。不得不說,京瓷偉業的鑄就,離不開空巴在員工教育上的巨大促進作用。
在迎新空巴中,每張桌子旁都坐著一名高管,而每隔一段時間,這些高級管理人員會遊走席間,最終為所有新員工斟上酒。通過空巴上,領導的種種「利他」細節,「利他之心」的理念就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新員工心中。
也許正因為這樣,京瓷的管理幹部多推行吃火鍋。
他們為部下切好火鍋食材,甚至主動承擔製作火鍋最後的雜燴粥。還有,每當端出一大盤菜時,他們也馬上乾脆利落地公平劃分「這邊是這裡4個人吃的,那邊是那裡4個人的」,把菜遞給對方。
這些做法,稻盛也曾經在盛和塾的空巴上親自指導過塾生。陽光前線不動產的堀口社長說道:
「斟酒的時機要不早不晚,同時還要認真記好對方喜愛的燒酒勾兌比例等,塾長給我們一一做了指導。
我個人比較喜歡把燒酒勾兌得淡一些,但塾長卻比較喜歡濃一些,必須加雙份酒。
我們經常被塾長批評,說斟酒不能以自己的喜好為準,而是要了解對方的標準。每當我把酒勾兌得恰到好處時,塾長一定會說『很好喝,謝謝你。』這令人太開心了。」
由此可見,在空巴中踐行利他之心,就能增強同伴意識,團隊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增強,企業也會因此更加茁壯地成長。
而在空巴中無法細心照顧別人的人,也無法用利他之心面對工作。稻盛流空巴還是調整工作心態重要的實地教育場所。
所以,如果您是團隊的領導者,不論團隊大小,您都不妨嘗試,以一條凸顯團隊理念的鐵律,讓自己團隊的「空巴」或類似團體會議活動更加高效。
